一說到婚俗,很多人會想到新聞報道的各種惡俗整蠱惡俗游戲。甚至有人說“我們的婚禮習俗全是惡俗,就沒留下什么傳統!”
今天素材君就當盤正能量小天使,給大家說說各地那些特別的有趣的傳統婚禮習俗,其實惡俗真的只是婚禮習俗中小小一塊。
古時對婚嫁風俗十分注重,繁復的六禮儀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及迎親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儀式,一絲不茍。不過每個地方又會有些特別的傳統風俗……
男女雙方認可這門親事后,先是“小定”禮,“小定”禮的多少由男方的財力決定。在婚禮的日子選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龍鳳帖”之外,以前男方還要送上衣料首飾、酒肉、面食和水果等四包禮物。
龍鳳貼:就是很多地方所說的“生辰八字”或婚書。用印有龍鳳圖案的紅紙,寫上姓名、門弟和生辰八字等,換貼后,就表示婚姻關系即成立。
新娘到達新郎門前后,新郎會手持弓箭,于新娘腳下虛晃三下,借以驅除邪妖,現在會用弓箭的除了中式婚禮,已經很少了。之后新娘再跨過門前的火盆,才能進門。
新郎新娘進門后,向父母敬茶。新人新房”坐帳”,并一起吃”子孫餑餑”(也就是餃子)及長壽面,喝交杯酒等。
結婚后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媳婦兒回門,叩拜岳父母。
禧百年中式婚禮館
新娘出門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蓮子、百合煮成的甜粥或者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兒出嫁后能過甜蜜無憂生活。
Jiuping酒瓶婚禮視覺
在送嫁的過程中,女家一位屬全福之人(即父母雙全,與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長輩,或女司儀撐起紅傘伴著新娘走,按以前的話是:保護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新娘出門前要多帶備一雙全新的繡花鞋,待新娘登上轎子后,便要立即更換新鞋,表示新娘離家嫁作人婦,便不會帶任何屬于女家的東西到夫家,寓意將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Jiuping酒瓶婚禮視覺
定親也會很隆重,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
男方送聘禮叫“過大禮”,女方也需要“回禮”。其中一些重要的禮品,盡量要親自找來,比如: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
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于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MissFox狐貍小姐的花園
新娘梳妝打扮好之后,母親端上煮熟的—只全白羽毛的雞,俗規雞頭、雞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頭好尾”。
一些地方,新娘出門前還要點香祭拜,準備三牲即:大塊的肉、雞、魚,上香、燒紙。
婚禮上父親為新人送上親手釀的女兒紅。
深圳意嵐婚禮策劃機構
婚禮前一天要舉行過禮酒,男方家要請大廚準備一些豐盛的酒席,并邀請一些好友組成禮品隊。禮品隊將給女方家的物品送到新娘家,這就叫過禮。
婚禮當天,俗稱正酒。按照習俗,女方家將所有的嫁妝都送至男方家里,以前主要是一些家具或者是生活用品,女方母親還要在箱子的面上放些翻箱的禮錢。在新娘還距離男方家中還有一段距離時,廚子會抓一只紅公雞現場放血并圍繞新娘轉一圈,同時也會在附近燃放爆竹。
新郎家由家人站在高樓上,向賓客扔紅蛋,以此傳遞幸福。紅蛋就是將煮熟的雞蛋,用紅紙包裹使雞蛋殼被染紅,也叫喜蛋。
在婚禮也就是正酒的第二天,又叫做散客酒,一般親友吃過早飯后就各自回家。
新郎、新娘就送些禮物給“紅娘”,叫謝媒人。再后,男方婆婆就翻新娘嫁妝箱子的四個角,若女方母親將箱子四個角放了錢,男方婆婆也要成倍再添上些錢。
婚禮后的第三天(包括婚禮當天),女方家又辦回門酒,招待親近的親戚好友,新娘新郎僅僅中午在父母家中吃過飯后便要返回家中。
禧百年中式婚禮館
新婚前夜,要找一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這是由于傳統認為“睡空床,不死夫也死妻”。當然,現在很多也沒有了。
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觀禮,新娘的鏡子也忌借給他人。
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姑姑嫂嫂不能相送。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帶走外家財運。
結婚后的四個月內,新娘不可叁加任何婚喪喜慶的儀式,以免沖喜。
新婚四個月內,除非必要(如蜜月旅行),新娘也忌在外過夜。
禮由文化
舊俗新娘在出嫁前的打扮叫“笄禮”。花轎到來時,新娘在送嫁娘的引導下到廳中梳妝,俗謂“對轎梳妝”。由一被稱為“賓”的有福的婦人為她加冠笄,然后由送嫁娘為新娘服背子,“賓”為新娘穿肚裙,肚裙用紅布做成,裙內有袋子,袋里放入皂莢,鐵采尾,泥孩子,豬肉片等18樣東西。
訂親必須由男方本人由父母陪同上門,聘禮相當簡單,并當眾交送女方,女方回贈一條手帕,這樣就算訂下終身。
出嫁前夕,新娘會由姐妹伴宿守夜,一則敘舊話別,二則取個”旺氣”兆頭。次日中午女家辦”送嫁酒”,散席后,母、嬸、姑和姐妹圍著新娘,抱成一團大哭,送嫁不得放鞭炮。
禧百年中式婚禮館
新娘的嫁妝越多,代表女方的家底越厚。為了讓女兒嫁得風光,女方會預備數量多而貴重的厚禮,于出嫁當日隨新娘之后浩浩蕩蕩地送到男家,有時候送禮的隊伍會由好幾輛車和一大群親友組成,場面壯觀。
在新娘嫁妝中,除傳統的中式禮儀用品及金器外,并包括家庭電器,大型家具甚至單車或電單車等,全由女家送出,另外新娘也會帶一副新碗筷,以示從現在起,她就要寄在婆家吃飯。
新娘進門后,要向男家家中所有親屬敬茶,即使是幾歲小孩也有份兒,次序按輩份年歲而定,敬茶時,長輩會送贈金器給新媳婦。而向女性長輩敬茶時,會將一個發夾夾在長輩的頭發上,并回贈一只戒指。
Jiuping酒瓶婚禮視覺
嫁后第三天,夫妻雙雙回門,一般不留宿,待婚后滿月,娘家再請他回去長住十天半月,叫做”玩滿月”。
次年正月,娘家請春酒,新娘會與夫婿一同出席。新女婿上門后,娘家房族親戚輪番擺宴請酒。事后,新女婿回贈每家一包紅棗或冰糖,以示答謝,至此,嫁娶過程才算全部完結。
新娘出門前舉行沐浴儀式,儀式由兩位夫妻雙全,多子多女的中年夫妻主持。一人手拿畚篩,篩上放些染紅的喜果、鴨蛋、下面用大腳盆接著,另一人用熱水從畚篩淋到腳盆中,再用毛巾蘸水讓新人連續揩三次。
新娘子沐浴后行“開臉禮”。當地風俗未婚女子稱“毛臉”,婚前是第一次開臉,請一老媼用線絞除臉上汗毛,修眉毛,整理鬢角,并拔下新娘的頭發7根與新郎的頭發混合搓成線,供新娘扎發髻,寓意“結發夫妻”。
艾恩婚禮
浙江麗水這邊,打扮新娘一般都在夜晚進行,所以女方要請來一對命好的未婚姑娘為新娘掌燈,梳頭娘除梳頭外,還要為新娘穿戴。打扮好的新娘,頭戴鳳冠,身穿宮裝,外披霞帔,腰橫玉帶,下著大紅裙,全身掛滿飾品,就像電視劇中的宮中娘娘。
浙江湖州、安吉一帶新娘在娘家開臉后,專門燒一缸浴湯給她洗澡。
洗好后從里到外全部穿上男家送來的衣服,為此當地有“男家浴缸里撈人”的俗語。舊俗這時新娘還要罩上一件大袖紅袍,腰間束一根帶子,背上纏一叢萬年青。俗信這樣可防止妖怪來搶新娘。
新娘穿新嫁衣也有俗規俗習。
在浙江富陽一帶,當花轎抬到女家,放在簸箕上面時,新娘才開始化妝換衣。有趣的是頭上戴好鳳冠,準備穿大紅裙時,要拿12個雞蛋從褲腰里放下去,從褲腳下滾出來,俗傳這樣可使新娘婚后不論哪個月生孩子都如母雞下蛋一般,快當,順利。
水田影像工作室
新娘服飾,以江蘇吳縣一帶最為講究。按當地俗規,凡新婚女子必須有三套服裝在舉行婚禮時和婚禮后穿戴。
第一套:棉褲,俗稱“帖肉棉襖夾褲”,是男方迎親時送給新娘穿的。這套衣服除結婚日穿以外,翌日回門時可穿,婚后第一個春節回娘家拜年時可穿,參加母親50歲以后“念佛開齋堂”儀式時可穿,參加同輩至親好友的婚禮時可穿。
第二套:頭上戴珠冠,粉紅色繡鳳穿牡丹等花紋的花衣,花裙,是與花轎一起租來的。這一套僅在轎上和舉行婚禮儀式中穿戴。
第三套:土布衣,靛青色土布包頭巾,靛青色土布加衫、藍地白花印花土布褲,靛青色土布長襦裙,裹小腿的桃紅色印花土布卷綁,藍印花土布襪,繡花板趾頭鞋,這一套在婚后勞動時穿。新婚期間的新娘子穿的鞋子也很講究,同樣要備三雙。舉行婚禮儀式時穿“玉堂富貴”紋樣的鞋;上轎時放在“轎前盤”糕上的鞋,俗稱“踏糕鞋”,上面繡著福壽齊眉紋樣,隨接新娘的花轎抬到男家;第三雙是婚后替換鞋,繡著梅、蘭、竹、菊的紋樣。
南京喜相逢
江蘇揚州新娘的打扮非常現代,上轎時還要戴一付有色眼鏡。不明根由的人感到奇怪,其實此俗源于一種迷信風俗。
當地俗規認為新娘子的目光是犯窮的,穿上了婚嫁衣的新娘看到哪里哪里窮,看多遠就窮多遠,看到媒人媒人窮,看到婆家婆家窮。于是便立了一條俗規:新娘穿好新嫁衣上了轎后,就必須閉上眼睛,一直要到入洞房坐上床后才允許睜開眼。但在繁雜的婚禮過程中新娘實在很難堅持。后來聰明人想出一個辦法,用戴眼鏡來代替閉眼,果然方便了。
還有種說法,婚禮上的新娘是最美的,最耀眼的。她不僅會得到周圍人的欣賞和贊美,也可能招徠鬼神的羨慕和嫉妒。因此,為避免樂極生悲,新娘的梳妝打扮往往要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南京喜相逢
新娘出門不要回頭招手;
新娘出門不要哭泣,一方面是不吉,另一方面會破壞化妝;
下車時,新郎和新娘要從同一側下,不要分開下,否則不吉;
有身孕的不宜參加婚禮;
在新娘家吃餃子時,碗內要留下雙數。
▲ 杰克石頭映畫
新郎在婚禮前一夜就和迎親隊伍,敲鑼打鼓去新娘家。新娘家要緊閉大門,要新郎大放鞭炮,稱”催門炮”,婦女家親友便向新郎索取”啟門錢”,即開門賞錢,再向新郎再三請求,新郎才會隨他們進屋內。
當夜女家會設盛宴招待新郎,與親友共飲。在舉宴之前,新郎要先叩頭拜見賓客,同時還要拜見女家長者,叩頭吉計其數,當晚新郎會宿于岳家。
第二天早晨(即婚禮吉日),新郎的迎親隨從在女家門前大放鞭炮,稱為”催妝”,新娘整妝完畢,便會與新郎一起出發往男家。
▲KOWOOD九木工作室
在出門時,新娘會放聲大哭,表示不愿離開父母,家人亦會大哭表示惜別。在啼哭聲中,新郎的兄弟或至親送她先行,稱之”送親”。
新人來到男家門前,男家會請兩位兒女雙全的婦人,將新郎和新娘的鞋對換,因為”鞋”與”偕”同音,故此舉有”白頭偕老”的象征。
新郎進新郎家門時,親友會口念吉祥語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紅棗之類的果子,叫做”撒喜果”。
水田影像工作室
廣西蒼梧一帶新娘出嫁須穿黑衣、黑褲、黑襪,黑鞋,浙江嵊縣山區,新娘須穿素服上轎,到了男家才換吉服舉行婚禮。江蘇靖江一帶的新娘出嫁,也是—身樸素的打扮:土青布衣、土青布裙,俗稱“撣草衣、撣草裙”直到現在穿得再時髦,再講究的姑娘,到結婚時也非得設法做一套土青布衣裙來穿上。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如果咬得很輕,而且很有禮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絕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則表示姑娘對他十分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愛。
“咬手”定情后,他們便各自拿出最心愛的手信,如戒指、耳環、竹笠、腰簍之類的禮品,互相贈送,作為定情物,以示終生相伴。
婚嫁習俗,一直在不同演變,就算是在一個城市,不同鄉鎮都有不同的習俗。又或者不同的省份城市間,也會有相同的習俗,所以素材君也只是列出幾個比較特別的。
大家知道這些婚俗嗎?你們家鄉還保留著那些特別的傳統婚嫁習俗呢,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