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就是一個好例子,雖然現在我們看這個詞已經甚至有些稍顯落伍,但事實上這個詞的首次提出還是在2012年底。
互聯網世界中概念的總結其實是落后于實際發展情況的,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這樣的事情在互聯網早期就有許多企業在深耕經營。
譬如成立于2003年的世紀佳緣,多年來一直就在“互聯網+婚戀”領域內持續領跑,而百合佳緣集團也一直是該領域內當之無愧的頭號玩家。
然而,近些年在互聯網+婚戀平臺蓬勃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細節問題。
由于“婚戀交友”本身即攜帶著的高情感信任的特性,再加上部分用戶輕信許諾,導致了“私下交易”這種現象在平臺上泛濫。
如果說這只是情人之間的生活瑣事倒也沒什么太大的影響,但這一脫離平臺的行為,現如今已經被心懷叵測的不法分子所利用,以高回報投資、賭博網站漏洞等騙術,引誘用戶從互聯網+婚戀平臺轉入私下交易,使部分被金錢和美色蒙蔽雙眼的用戶,成為“婚戀狩獵場”的獵物,遭受財產精神的雙重損失。
對于這種現象,平臺的經營者比誰都著急。
4月11日,由百合佳緣集團組織,法制網和百合佳緣集團共同舉辦的“互聯網婚戀交友安全及平臺責任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上邀請了多方專家及部門相關領導,對婚戀交友行業中的行業安全與規范等級等多個問題,展開了深度探討。
其中,平臺責任難界定的問題也在會上得到了充分的展開討論。
婚戀交友平臺會對用戶進行安全提示,但是,脫離平臺之后被騙財、騙色屢禁不止,平臺又該擔怎樣責任呢?會議中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婚姻家事少年合署部門副庭長姫廣勝說:“我個人認為,提供什么樣的平臺和不法分子利用這個平臺交友的機會實施違法犯罪沒有必然聯系,如果說個別的工作人員參與當中,可能涉及到共同犯罪的問題。”
而司法部門的人士也同樣在自己的角度給出了專業意見。
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副支隊長鄭潔表示:誠信法治體系建設需要覆蓋全社會的一個系統工程,逐漸互聯網法制化,每個網民自我安全防范意識的提升,各行各業法律安全教育的提升,從業人員的教育,社會誠信化趨勢日益提升,這種系統工程需要各方一起完成。晴朗網絡環境需要每個社會人共同維護,網上交友平臺的良性發展也需要所有人共同來維護。與會行業專家表示,互聯網+婚戀平臺對于平臺監管以內的用戶行為應盡到責任,部分脫離平臺私下交易的用戶,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味苛責平臺有失公允。
這些意見,都在專業的角度給出了責任的邊界指明。而這一結論,無論是對百合佳緣集團自身,還是整個網絡婚戀行業的發展,都有著充分的積極意義。
不管對任何行業來說,責任邊界劃分的明晰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如果責任太過籠統,哪怕說得再漂亮,其實都相當于沒有責任。
以教師為例,一個班主任說我一定會把班級經營得越來越好。大伙兒都鼓掌,但這句話其實是句廢話。但反過來如果這位班主任說我會把班里的平均成績提高30分,這是我的責任范圍。那我們認為,這個老師是負責的。
社會的進步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分工配合,而責任的明確劃分則是分工配合可以成功的首要條件。
對網絡婚戀行業來說,出現問題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去應對解決。但解決主體是誰,解決的程度要做到哪一步,這都是在執行過程中所需要進一步明確的事。
另外對于廣大用戶而言,考慮到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權利保障,脫離平臺進行私下交易絕對是一件很不明智的行為。
任何平臺都有其使用的規矩。而在互聯網+婚戀平臺上正規操作,拒絕以金錢或美色所包裝的陷阱,這才是我們可以遠離不法分子魔爪,早日得到幸福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