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結婚就代表著成家立業,才算是一名真正的成年人。而中國傳統中以孝為先,在婚禮上新人就要先謝天地神靈,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傳統的中國結婚習俗中,新人拜堂時會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么,拜天地指的是什么呢?拜高堂就是拜父母,為什么又要用“高堂”這個詞呢?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自古便有著“天地君親師”的排位,突出了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其中,君代表著君主、國家,親代表著親友長輩,師代表著師長,統而言之即“忠”、“孝”這兩種傳統美德。而天地還排在之前,更突出了對天地的敬畏與崇拜。
最初,“堂”是指“殿”。不過隨著封建社會的出現,殿發展成為帝王的居所,和堂就分開了。老百姓住的房子的正房被稱為堂屋。
高堂中的堂是指內堂,即父母的居所。在過去的習慣中是要去父母那問安的。而高一是指要在高大的廳堂里拜見父母,一是認為高表示一種尊重之意。總之,高堂是一種處所,是顯示父母之尊的地方,隨后就經常引申為父母的代稱。當然也有的堂是被引申為母親的代稱,比如“內堂”、“萱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