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說
有人說,女孩子要富養,男孩子要窮養,我不同意。
在我的觀點里,男孩更需要富養,讓他從小生活在美好和尊重里,習慣被優待和經歷各種體驗,這對他的將來有好處。
因為美好和尊重,能讓他更多地去感知世界的真善美,也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因為習慣被優待,能讓他提高一切底線,也縮小對金錢的概念和需求;因為經歷各種體驗,能讓他擴寬眼界增長見識,成為一名真正的紳士。
當然,一切都在父母的經濟范圍內吧,盡量給到孩子最好的。比如這次的周歲宴,希望給他留下美好的記憶(哪怕只是長大后他翻看照片的時候)。
基本信息
寶爸:玄徽
寶媽:徐媛媛
寶寶:Brandon 小名Der Der
人數:120人
籌備時長:一個月
場地:成都新東方千禧酒店西餐廳
策劃布置:BabyMode萌尚寶貝 2.5W
統籌:BabyMode萌尚寶貝—楊涵涵
主持:陳名憶
化妝:Mestudio 鬼鬼
攝影:渡倫視覺
攝像:馬小云
來歷
我和Der Der爸的玩心比較重,婚后一直忙著滿世界玩,想起懷孕生子這件事已經是結婚的4年后了。
可能是因為年紀不再輕,或沒太注重養生,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沒有保住。
為了治療失去寶寶留下的輕度抑郁,也為了調養身體,我和Der Der爸在2015年的冬天飛到了三亞清水灣,每天鍛煉健身和科學膳食,一待就是半年。
2016年開春后,我們必須得回到成都開展工作,然而就在落地的當晚,我們收到了老天爺送來的巨大驚喜,Der Der來了!
懷孕的前四個月我的孕吐非常嚴重,甚至到了吐血的程度,保險起見我們決定去美國生產,說起這個還要特別感謝美國一群朋友的照顧和幫助。
Der Der在美國出生,我們也希望他能像西方紳士那樣善良有禮、時髦帥氣。于是給他取名Brandon, 寓意平和安靜,理想崇高。
因為爺爺奶奶不習慣叫英文名,總是“登登”的喚他,久而久之Der Der的小名就誕生了,很可愛對不對?
紳士
以前一說到寶寶宴,首先想到的就是彩色和卡通,但我希望有一天Der Der結婚時,拿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能感到很紳士,而不是太幼稚。
于是,我們將這場周歲生日宴的主題定為“紳士”,布置的主色調也只限于黑色、金色和銀色。
宴席選擇西餐自助的形式,來賓也都是年輕的朋友和小孩子,與其說是寶寶宴,其實更像一次較隆重的生日派對。
簽到區的背景是用數字《1》做的一個框架,加入Der Der成長中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合影區也是甜品區,直接以一件西裝為設計靈感,定制的領結在整個畫面中顯得既可愛又時尚。
儀式區則設計成了一場007電影發布會的感覺,寶貝Der Der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生日派對,也相當于是人生的第一場發布會。
顏控
我本人是一枚顏控,也是略帶強迫癥的顏色控。平日里出門的衣著從頭到腳都習慣細心搭配,超過兩種顏色就會有些受不了。
寶寶宴當天的衣著,我們一家三口當然也是選了又選的。
Der Der的三件套小西裝是通過越洋視頻在美國定制的,我在電話的這一頭給寶貝量體,朋友在電話的那一頭與美國裁縫溝通,幾經周折才送到我手里。
Der Der爸爸一直鐘情Amani的成衣,派對時穿的黑白襯衣和西褲也都是出自阿瑪尼家。
而我自己穿的也是黑白風,白襯衣加黑色抹胸外穿,搭配利落的西褲,既OL又Chic,在朋友店里初見樣品圖時就一見傾心了。
趣味
去寶寶宴之前,我們在家里為Der Der舉行了傳統的周歲典禮——抓周。
茶幾上準備了:秤、笛子、官印、銅錢、口琴、尺子、葫蘆、包子、毛筆和算盤。
大家都以為Der Der會一把抓住肉包子,但結果他特別“爭氣”地選擇了官印!
寶寶宴不同于婚禮,沒有那么多的儀式環節,除了聚在一起吃吃聊聊,我們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現今比較流行的小丑表演。
然而。。。大人以為會受到歡迎的小丑表演,小朋友們似乎并不是特別買賬,我的Der Der還被奇裝異服的小丑給嚇哭了。
祝福
周歲那天最感動的,是世界各地的朋友專門為Der Der拍的生日祝福視頻。想起自己去美國待產那幾個月得到的幫助,“出門靠朋友”這話真不假。
Der Der爸爸也專門寫了一封信,字里行間都是對Der Der的祝福和希望。
話說一個男人成為爸爸以后會變得溫暖而細膩,給兒子的簡單家書確實勝過了任何的情書和告白,這些都是值得給Der Der珍藏的禮物。
希冀
正如爸爸信上所說,我們并不十分看重他今后能考多少分,能賺多少錢,而只希望他能熱愛生活、快樂善良、無憂無慮。
一個人的品德永遠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尊重他人,懂禮貌有愛心,他自然會收獲到一世的美好與幸福。
因為爸爸媽媽是NBA球迷,所以Der Der的籃球啟蒙早就開始了,或許將來他能成為在籃球賽場上馳騁的追風少年。
沫沫畫外音
作為一名已婚未育的女青年,沫沫對育兒和親子的話題一直很是關注。畢竟一結婚,生娃帶娃就指日可待了,相信許多小新娘也和沫沫一樣。
前不久馬伊琍的一條微博引發了眾議,截圖如下:
訓練寶寶獨立就非要延遲滿足和挫折教育,哪怕她那么渴望愛和安全感?想要兒子成長就非要刻意窮養和計算克扣,哪怕家里的條件已好得他一世無憂?
沫沫以為,這世上不存在優劣的育兒經驗,因為根本沒有一個專家能保證自己的教條是放諸四海皆準確。
根據自家的條件給予寶貝最好的,這條件不僅包括物質的,經濟的,還有精神的,素養的,學識的和習慣的。
借用馬伊琍的話來結尾:感恩孩子們無私無畏地選我們當媽媽,信任我們,讓我們在他們身上犯錯,還一直那么愛我們,當媽媽只求隨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