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凡是喜事必是紅色的,凡是喜事必是熱鬧的。與西方的安靜相比,我們的傳統婚禮更加熱情,更有喜慶的味道。結婚自古以來都是大事,講究與衍生的文化,也是非常豐厚的。就跟著婚聚網小編一起,揭開中式婚禮文化的冰山一角,一起領略中華風情的魅力吧!
中式婚禮文化: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系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通鑒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的鹿皮)就成了經典的婚禮聘禮之一。
之后,除了“儷皮之禮”之外,還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現了“親迎于庭”“親迎于堂”的儀節。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六禮婚制作從此為華夏傳統婚禮的模板,流傳至今。
周公為世人定制了六禮,分別為: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中式婚禮文化:
傳統中式婚禮,最熱鬧最惹喜的裝飾當屬這金色的雙喜。它不僅代表了新人聯姻,更預示了一個金色的未來,美好的婚姻。燭光下跳動的金喜更是將整個婚禮帶入了別樣的奢華之境,賓客們喜悅之余,概嘆的更是這金喜點綴下會場的雍容華貴!
中式婚禮文化:
花轎作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兩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親回來時新娘、迎親、送親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中國人在喜事中講究熱熱鬧鬧的,舊時一家結婚,便是街坊四鄰,周圍孩童共同的喜事。雖然由于城市的發展,舊時的景象越來越少了,但是文化的傳承,是要延續的哦!中式婚禮文化,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