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色的傳統漢式主題婚禮,完全不同于清末民初的中式婚禮、更不同于唯美浪漫的西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參照,風格主要是典雅、莊重、尊貴,是最能體現經典華夏文化的傳統民族婚禮,下面,就和婚聚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古典情懷風的婚禮主題吧。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是經典的六禮結構,但后世時有增簡。增則多在“六禮”環節的基礎上添加副儀節及雜俗,如催妝、送妝、鋪房等。而婚禮儀式結構則分為: 婚前禮→正婚禮→婚后禮。現在所舉行的漢式婚禮一般選取的是“正婚禮”的儀式內容。
正婚禮
正婚禮是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舉行的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主要有拜堂(周制昏禮沒有這一項)、沃盥、對席、同牢合巹和馂余設袵幾項。
拜堂
周制昏禮沒有夫婦拜堂之禮。司馬光《書儀》:“古無婿婦交拜之儀,今世俗始祖見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廢也。”可知宋代交拜之禮已經流行。元代拜堂,于夫婦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禮,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后夫婦交拜。這就是如今流傳下來的叁拜之禮。
沃盥
指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凈的意識。周制的沃盥禮節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
對席
新婚夫婦交拜禮畢,要相對而坐,謂之對席。對席的位置,男西女東,意以陰陽交會有漸。
同牢合巹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合巹是指夫婦交杯而飲,注意——是交杯,只是交換了杯子而已,并非很多誤導人的古裝劇那樣挽著胳膊喝的“交擘酒”。合巹本意指破瓠(瓜)為二,合之則成一器。剖分為二,分別盛酒。最初合巹用匏瓜,匏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匏既分為二,象征夫婦由婚禮將兩人合為一。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為一,永結同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這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合巹禮流傳到后世,發展成酒筵。“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酒筵由簡到繁,但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
馂余設袵
這是通常所說的合床禮,正式成為夫妻。新娘脫服由女侍接受,新郎脫服由男侍接受,新郎親脫新婦之蓋頭,此時侍人持燭而出。此后男女雙方正式結為夫婦。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種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最能體現感情的深厚,畢竟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