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習俗送嫁裝是女家的事,籠統凡是在吉期前一兩天舉行。
把全數的陪嫁,分裝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著,兩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解到男家,據李家瑞編的《北平習尚類征》記載:"前一日,女家請男賓四人,六人或八人送妝,男家亦請人迎妝,物以抬數計,中等之家,泰半為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富者則自數十抬至百馀抬不等,貧者則十六抬,十二抬,再次則僅備女子常用之物幾何,雇扛肩人送去,不上抬。
若抬數多者,嫁妝前導以鼓樂,
男家迎以鼓樂,然近亦有于娶日送妝者。
"從"嫁妝前導以鼓樂,男家迎以鼓樂"的記載中,
概略看出"送嫁裝"之舉是很謹慎的,有錢的人家嫁女兒,
正好趁著"送嫁裝"的機會以夸口富饒,并且另有陪送土地和店鋪的;
陪送土地的辦法,是在嫁裝的行列步隊里,由人抬著幾塊土坯。
要送店鋪,便是把該店鋪的招牌取下,一并抬送到男家。
男家收到這些嫁裝之后,新郎要在當天去女家"謝妝"。
謝妝要行叩首禮,但不作停頓,磕過頭之后就回家。
婚禮習俗嫁裝中的每一箱匣,都在四角上放上一個紅包,有包銅元的,也有包角票的,這并無客觀標準,只是象征著一些喜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