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喝喜酒”是指參加一場婚宴。婚宴是指為了慶祝結婚而舉辦的宴會。而在西方國家,婚宴通常是在結婚典禮結束之后舉行。那么,跟著南京婚慶公司·婚聚網(wǎng)的小編看一下,中國傳統(tǒng)婚宴和西方婚宴在習俗上有哪些不同?
中國傳統(tǒng)婚宴習俗
婚宴也稱“吃喜酒”是婚禮當天答謝賓客舉辦的隆重筵席。如果說婚禮把整個婚嫁活動推向了高潮的話,那么婚宴則是高潮的頂峰。宴禮儀繁瑣而講究,從入席到上菜,從菜品組成到進餐禮節(jié),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擺放等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規(guī)矩。如今的婚宴大多在酒店舉行,當新婚彩車開到婚宴酒店門前時,伴郎要先給新郎開車門,新郎再給新娘開車門。新郎新娘到宴會廳門口后,各雙方父母站成一排迎接賓客對客人的到來表示感謝。
婚宴開始,司儀要親自安排專人把新娘的“大客”和伴娘領到座位上,以示尊重。婚宴席位的安排有主有次,具體坐法,各地不盡相同。按煙臺習俗,新娘的大客在第一桌,主陪和大客應面向舞臺,以便于觀看結婚典禮。但若大客是輩份不同的兩代人,則要分開安排,所謂“兩代人不同席”。在迎賓榜上列桌次時一般稱龍桌鳳桌第一桌……..排桌時,最好是把同性別、年紀相同、互相熟悉的人安排在一桌。這樣在酒宴上有共同語言,可增強婚宴氣氛。
結婚典禮結束后,酒宴開始。此時,新娘不要急于換禮服,應等第一道熱菜上桌后,動一筷子,以示讓賓客開席。酒過三旬菜過五味時,新郎新娘要按桌次,依次到各桌向每位客人敬酒。敬酒時要雙手將酒杯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強求客人一飲而盡。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娘新郎要說“謝謝”并再為客人將酒杯添滿,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須注意的是,新郎新娘最親密的同齡人要安排在最后兩桌。以方便新人敬酒時“出節(jié)目”免得影響敬酒的進度,讓后面的客人久等。
婚宴結束,新郎新娘要雙雙立于門口中,和客人握手再見,并說些“謝謝光臨”“請慢走”這類的話。等客人全部離去,新人和雙方父母一起到新房“大客”代表新娘父母交待幾句話記得一定要頂著日頭“打道回府”
西方婚宴習俗
大部分的西方國家中,在吃了極為豐富的一餐后(傳統(tǒng)上是由新娘家來支付費用),出席婚禮的人會致祝福詞。傳統(tǒng)上致詞的人包括有新娘的父親、首席伴郎(the best man,通常大家會期待他說一些調(diào)侃新人的笑話)、然后最后是新郎。在現(xiàn)代美國婚宴中,致詞者通常是首席伴郎和首席伴娘(the maid of honor)。
致祝福詞之后,新人會開始他們的第一支舞,通常稱做“結婚華爾茲”(bridal wlatz)。在大部分的現(xiàn)代婚禮上播放的音樂是浪漫流行音樂,新人們跳的舞極少是真正的華爾茲舞,而會依據(jù)播放的音樂來跳不同風格的舞。
婚宴舞會可能會有一些特別的模式。結婚傳統(tǒng)在各個文化之間的差異很大,甚至在同一個國家中的不同地區(qū)也是如此。以下列舉一些不同的傳統(tǒng):Money dance或dollar dance:指賓客會付小額數(shù)量的錢來和新娘或新郎跳舞。在某些文化中,這些錢會被釘在新娘所穿著的一件特別圍裙上。有些文化則是由朋友來收集這些錢,有時他們會在每個客人付錢的時候給他們一小杯酒。
丟出新娘的花束和襪帶(garter):新娘會將手上的花束往后面所有在場的單身女性丟去,誰接到了花束就會被認為是下一個結婚的人。新郎則會當場將新娘的襪帶褪下后(通常這么做是為了娛樂賓客),將新娘的襪帶丟向所有的單身男性,誰接到了襪帶就會被認為是下一個結婚的人。有時候,接到襪帶的男性要將襪帶穿到接到花束的女性身上。有時候那個襪帶則是由抽簽的方式出售,而非用丟的。
敲玻璃杯:賓客會在用餐期間敲玻璃杯(通常是使用湯匙)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請求新人們站起來接吻。有時候新人則會準備好鈴鐺以代替敲玻璃杯。(婚聚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