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新人選擇司儀,或者婚聚網推薦司儀的時候,可能經驗和業內的知名度是首要條件,但是也有很多新人反饋的信息表明,“名嘴”“金牌”并不一定代表100%的滿意,選擇一位真正適合自己的司儀才是重要的,準新人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作為司儀的基本素質:這個是最基本的條件。普通話是否標準流利、形象氣質是否與你的婚禮格調符合、儀態儀表是否得體、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是否有豐富的婚禮婚俗知識。司儀可以長相平平,但氣質和談吐應該是和你想要的婚禮氣氛感覺吻合的。比如你想要個非常西式的證婚儀式,可能相聲出身的司儀就不是很適合了。
2、年齡和閱歷:雖然司儀年輕化是現在的趨勢,但是要考慮婚禮的來賓組成,如果準新人比較年輕,來賓也以同學同事等年輕人為主,可以考慮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司儀。如果長輩很多,還是要考慮較為成熟的司儀。目前大家選擇較多的是在30-50歲之間。而且以男司儀為主。
3、從業經驗:包括從事婚禮主持工作時間的長短,是專職婚禮司儀還是兼職,一共主持過多少場婚禮。從業經驗是作為一個需要了解的職業背景參考,但不是選擇司儀的最主要條件,也不是經驗越多越好,有的司儀可能有十幾年的主持經驗,一年之中的場次也非常多,這樣也有可能更容易陷入大同小異的模式化,也可能對近年日新月異的新的婚禮流行趨勢接受度較低。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4、看以前主持過的視頻。看婚禮儀式中司儀的主持是否流暢、臺風是否自然得體、是否能充分調動氣氛、是否語言文明沒有低俗不雅的段子、是否太過于自我表現而搶了新人的風頭。有經驗比較少的司儀,前期見面的時候熱情又大方,結果上了臺之后緊張得有點結結巴巴。如果朋友的婚禮上覺得某司儀非常好,就最好不過了。前兩年還會有客人提出看某個司儀的現場,但一是婚禮公司要確認的細節越來越多越來越忙,二是新人們越來越覺得婚禮是非常私密的事情,所以我不推薦大家要求一定去別人的婚禮上看。
5、溝通的時候是否有責任心,是否能做到以客為尊。能否認真傾聽你們的婚禮想法和要求,提供有經驗的建議,根據你們的情況合理調整他所習慣的婚禮流程,認真負責地為你們解決某些問題。如果你發現他對你的事總是心不在焉、不緊不慢,或是非常堅持自己習慣的流程,那最好趁早換人。
Q:有哪些事是雙方必須溝通的?
你想要的婚禮氣氛是最主要的,如果有策劃師做的流程可以拿出來給司儀看,另外還有家庭背景和特殊情況,比如不希望表現兩個人是在工作中認識的、或者由一方是單親家庭、來賓大多數是軍人、商界人士、或公務員等等,這些都會有益于司儀對現場的把握。
Q:新人在挑選司儀時應避免哪些誤區?
1、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名氣大的司儀不一定代表適合你。一定要看過現場視頻或現場之后再下定論。還有電臺電視臺的主持人,聲音形象上固然沒有問題,但是第一,如果是錄播節目的主持人,臨場和應變能力可能會很差,第二,很多專業主持人在婚禮文化上不專業,比如習慣了“某某晚會到此結束”,給你的婚禮也來個“到此結束”,其實婚禮不能“結束”要說“禮成”的。
2、太過年輕的司儀和女司儀要慎重選擇。中國人還是覺得結婚是人生大事。如果司儀的年齡比新人還要小很多,特別是來賓很多的大場面,會有點壓不住場。
3、看視頻主要是了解司儀的聲音、臺風以及是否緊張、是否過于自我表現、是否能調動現場氣氛、是否有不雅的語言等,也并不代表你的婚禮就會一模一樣。好的司儀,既可以做中式也可以做西式,也會根據新人的特點和來賓的層次年齡做出不同的調整。
4、有很多性格稍微內向的新人都想要“少說話”,但“少說話”并不代表司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賓客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而新人在后面傻傻的站著或者稱為被司儀開玩笑。如果你的司儀主動提出要在婚禮上唱歌、唱戲、甚至表演魔術,就要慎重考慮了。
如果你的司儀主動提出要在婚禮上唱歌、唱戲、甚至表演魔術,就要慎重考慮了。(婚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