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婚后要旅行,并且成為度蜜月。那么度蜜月一詞是怎么來的呢?今天婚聚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度蜜月是什么意思!
度蜜月是什么意思----詞義
“蜜月”一詞,產(chǎn)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國,那時候的英國,還處于原始的蠻荒社會,但是honeymoon一詞,就是那時候開始說的,之后根據(jù)意譯,被我國稱作“蜜月”。
度蜜月是什么意思----哪天算蜜月呢?
傳統(tǒng)意義上的蜜月,指的是新婚后的第一個月。夫妻要二人結伴旅游,喻意為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開始。所以婚禮后,就馬上去旅游度假,一個月的時間。但是現(xiàn)在的婚假有限,可能很難拿出一個月的時間來旅行,所以就沒有時間上的要求了。
度蜜月是什么意思----相關傳說
蜜月一詞,并不是甜蜜的一個月這樣簡單的意思,而是來自于一個傳說。
相傳,在古代有個多頓族,因為那時還處于野蠻時期,所以有搶婚的現(xiàn)象。任何一位青年男子,都可以搶自己中意的女子為妻。為了保護自己搶來的妻子,不少男子搶到了妻子,就會馬上帶著妻子逃往外地,隱居一段日子,再返回家鄉(xiāng)。
那時的人們沒有交通系統(tǒng),也居無定所,很多外逃的夫妻,都只能蟄居在荒山野嶺之中,居無定所,也沒有食物,所以最后能平安回鄉(xiāng)的少之又少。
后來,外逃的人中,有的人認識到了蜂蜜。因為那時的英國有很多野蜂窩,蜂蜜很容易取到,所以外逃中的人們,可以飲蜂蜜來充饑,那蜂蜜香甜飽腹,便流傳開來。所以很多夫妻,便愿意隱居在山野,飲食蜂蜜,長相思守。
直到社會的發(fā)展?jié)u漸出現(xiàn)聞名,多頓人也出臺了婚姻制度,開始為已婚滿30天的人頒布結婚對牌,并規(guī)定結婚30天以上的夫妻,不得被搶婚。這樣的規(guī)定,讓新婚的夫婦在30天之后,自動回歸家鄉(xiāng)。因為它們在外采蜜為生的生活為30天,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稱之為度蜜月了。到現(xiàn)在,就演變成了新婚度假的代名詞了。
原來度蜜月一詞有這樣有趣的來歷,大家是不是第一次聽說呢?如果有人問你度蜜月是什么意思,就給它講這個有趣的傳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