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式婚禮,進入腦海的第一個畫面是不是古裝片里喜婆尖著嗓子喊著也可供“一拜天地······”呢?
亦或是跨火盆、挑蓋頭那些熟悉的片段。
但真正的中式婚禮流程應該是怎樣的呢?
前不久,喜結網聯合眾多有情懷的婚禮人還原了一場典型的唐宋婚禮。
看完視頻后,許多素粉兒驚呼美呆了!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中式婚禮應該分為漢式婚禮和中式民俗婚禮。
漢式婚禮
漢式婚禮又包含周制婚禮、唐制婚禮、宋制婚禮、明制婚禮,都是以周制婚禮為藍本的漢民族婚禮,各個朝代的漢服為最主要區分。
第一幕 開場宣禮
贊禮官入場,禮炮齊鳴,此時新人列隊徐行入場。
第二幕 親迎
新夫親往迎娶新婦。
第三幕 新人入場
撒花瓣,撒五谷,新郎、新娘入場。
第四幕 新郎贈意
新郎手持雁,五色絲,合歡鈴等,并一“心意”(此為每位新郎自己準備的小禮物),送與侍女。遞上“心意”。
第五幕 卻扇禮
新郎握住新娘的手,將團扇緩緩由兩人之間移開,四目相對。
第六幕 沃盥禮
侍女手端的托盤內擺放著兩只碗、兩雙筷子、一盤干肉,旁邊的一個盆中放著一個裝滿清水的瓷器,兩位新人要用從瓷器中倒出的清水給自己除塵、潔凈。新人用瓷器中的清水洗去手上的塵土,互相擦拭。
第七幕 同牢禮
新人席地相對跪坐。吃下裝在盤中的牛肉。
第八幕 合巹禮
侍女打開一個用紅線系好的葫蘆,新郎新娘各拿一半。侍女斟酒入瓢,新人半飲,交換瓢,飲盡。
第九幕 交拜禮
交拜之禮是中國傳統婚禮的基本禮儀。新人面向主席臺跪坐于墊子上,表達了新人對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種感恩與承諾。
第十幕 執手禮
新人牽手,紅線由侍女收好。互換同心鎖。
第十一幕 解瓔結發禮
“解纓”指新夫親手解下新婦頭上許婚之纓。“結發”新娘取出小剪刀,雙方互相剪一小撮,放入錦囊,由新娘收好。
中式民俗婚禮
中式民俗婚禮多流行于明末至民國期間,多采用宋代以后的民間婚俗,融合各民族婚俗文化。
第一幕 開場宣禮
贊禮官入場,禮炮齊鳴,此時新人列隊徐行入場。
第二幕 定乾坤
迎新娘之前,新郎要先拉弓射箭,先射天,再射地,三射轎門,三箭定乾坤。
第三幕 踢轎門(未使用花轎可免)
請新郎至轎前,朝轎門輕踢一腳,新娘還踢轎門一腳以示回應。
第四幕 跨馬鞍
新娘跨過馬鞍,等待新郎迎接。
第五幕 牽紅綢
新郎新娘共牽紅綢。寓示月老前線,緣定三生。
第六幕 跨火盆
新人一起跨過火盆,表示去除邪氣,紅紅火火。
第七幕 入喜堂,量尺
贊禮官從燈斗中取出紅木尺,從新郎的腳跟量到頭頂。此乃天長。又從新娘的頭頂量到腳跟。此謂地久。將紅木尺放回燈斗,取出金剪刀在新郎新娘眉毛前各虛剪一刀。夫妻齊眉,白頭偕老。將剪刀放回燈斗,再從燈斗中取出同心銅鎖,在兩個新人腰間扣上鎖弓。順言順耳,和睦相稱。
第八幕 拜天地
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第九幕 挑蓋頭
新郎拿起喜稱,挑開新娘蓋頭。
第十幕 交杯酒
侍女送上交杯酒,新郎新娘同飲。
第十一幕 結發禮
手持金剪刀從新郎新娘鬢邊各剪下一縷頭發,將兩人頭發合在一起再分為兩縷,用紅色窄綢帶束好遞給兩位新人。
禮成。
事實上,在更具包容的今天,我們還興起了以喜慶的中式布置搭配簡約的西式禮儀的新中式婚禮。
但不管選擇哪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對愛情、對婚姻的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