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有句名言:“拍的不夠好是因為離得不夠近?!?
很多攝影師遵從于此。
不過于婚禮攝影而言,這樣的名言在婚禮上的很多個時刻,并不準確。恰恰相反,往往,婚禮氣氛和情緒記錄得不夠好,正是因為離得不夠遠。
婚禮攝影更多就是側重于婚禮氣氛的真實描述和各種不同人物情緒的忠實記錄。
多少年以后,當你打開這些照片的時候,還能想起這人生最美好的一天,那些慌慌張張,熱熱鬧鬧,影影綽綽,嘰嘰喳喳。這些都是婚禮的背景,都是你幸福的證明。
清晨,早妝初畢的時刻,只要一聲“來了!”無論這個消息是否真切,立刻,所有人都慌亂起來,最緊張的那一個無疑,就是新娘。
伴娘們嘰嘰喳喳笑著,說著,對,婚車已到窗下了!相互詢問著,婚鞋藏好了嗎?游戲道具是否已經準備到位?房門鎖好了嗎?等一下得讓他們多給一些紅包才能饒過他們。
這些手忙腳亂的身影,方能烘托出這一刻,世界上最美麗的這一位女子帶著些向往和甜蜜的凌亂和驚惶。
這種特定的時刻,我一定不能想象有一臺相機湊近新娘嬌美的容顏,對她說,來,掠一下耳環,給我幾個特寫唄。
我不能體諒這一刻貼近式特寫的意義。即便此刻她正滿心滿臉的甜蜜嬌羞如同花朵一般盛放。
瞧見了嗎,這些被特寫切出畫面之外的如喜鵲一般嘰嘰喳喳不停的伴娘們,她們是她幸福的最好旁白和明證呢。
你能想象那樣的時刻?酒店的所有燈光全暗,唯獨留下兩束追光燈,暖暖的照著,父親牽著女兒的手,在眾人帶著祝福的矚目里,緩緩將女兒的手交到新女婿的手中。
這樣動人的時刻,因有了親友的目光作為旁證而顯得越發莊嚴神圣。
這其實就是我們要舉行一場婚禮的意義所在。
這氛圍美得讓人感動對吧?
遠遠地站著,將這一幅被燈光和視線打亮了的交接畫面,連同那些在幽暗中帶著祝福和感動觀禮的人們都記錄下來,正是因為能夠清楚的捕捉到拍攝主體及產生關聯的周圍的環境和來賓們,才會成就一個完整的畫面,完整的故事,這是婚禮記錄的職責和意義呢。
這樣的時刻有時也會遇到遵從卡帕法則的婚禮拍攝者,在這樣的畫面里,他們會沖上前,靠近,咔嚓咔嚓咔嚓,一通拍攝。
前不久的一場婚禮是個雨天。雨非常大。新娘和新郎從婚車上下來后,一行人,有的打傘,有的拿著嫁妝,而新郎要做的事情就是抱著他的新娘在大雨里飛奔,這是一個體力活。
這樣的場面壯觀而有趣。劃過雨傘肆意飛濺的雨滴,是那一刻最好的背景。
我甚至示意了助手,不要帶著雨傘跟著我,因為那樣反而會成為我的累贅,讓我盡管在雨中隨同抱著美麗新娘的新郎一起奔跑,拍攝,體驗雨水的肆虐和幸福澆淋的快感。
但……很遺憾的是,我遇到了另一個團隊的拍攝,兩個機位穿插到新郎的前后兩側,拿著他們的機器緊貼著拍攝,完全擋住了我的視線。說實話,我不大理解他們在拍什么,是要特寫新郎因為吃重而變形的模樣么?還是新娘被雨水淋濕而稍有脫妝的臉?
雨聲很大,不長的路,在全部人員的忙亂和我的小遺憾中很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