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帖已經準備好了,要怎么交到親友手上?好不容易才研究完各式上下款和稱謂,但原來輪到發喜帖,也有著許多不同的注意事項。中國人秉承「禮多人不怪」的傳統,最驟忌禮數不足而讓人覺得沒誠意,所以處處都得小心。這次為大家分享發喜帖的學問!
喜帖甚么時候發?
通常是過大禮(約婚前三個月)后開始,到婚前一個月就要派好。若有海外朋友或外國親戚,由于郵寄需時,若果來得及印制,可提早至半年前就給他們發帖,趕不及的也應先通知他們確實日期及地點,以便交通及住宿安排。
除了喜帖之外,里面還要放甚么?
我們的習俗是所有女家喜帖都要夾附餅卡,但有些聯婚新人為了讓大家開心,會不分男女方,全部喜帖都夾餅卡。這樣做反而有機會被指不懂禮儀,所以若男家要送餅卡,事前要先征求雙方長輩的意見。若果喜帖未附地圖,喜帖內還可以加上詳細前往方法,包括識認的便利店、路標位置,甚至附近交通公具上落點,確保賓客懂得自行前往。
誰要問,誰不用問?
親戚基本上可以直接發帖,因為這是告知他們婚禮的訊息。海外親戚有機會用不到餅卡,可以先詢問他們的意見,要不要先幫他們領餅,在婚禮當日直接送上呢?朋友或同事應該每一位先詢問意愿,你詢問就代表你希望他出席,因此若他不能來,女方也應送上餅卡祝福,不要強行發帖讓人覺得被「炸」。
每一張帖最好親自派?
是的,但也你知道這件事根本沒可能發生。由于長輩及近親是一定要親身派帖(而不是透過家長,因為親友會希望親自送上祝福),若婚禮前數個月踫上圣誕、新年或中秋等大節日,那就太棒了,一定要趕及在聚會前完成。如果沒有的話,就要特地約親友出來飲茶發帖。若果朋友不是時常見面,若沒空吃飯便盡量用寄的,千萬不要約在哪里交收,讓人千里迢迢來到見個面就走,非常沒誠意。
發帖以外的通知方式?
在Whatsapp Group詢問或用Facebook 開活動絕對是大忌,要謹記一個一個詢問或發帖是最重要的禮貌,不建議新人在群組內大批詢問朋友。近期又流行制作婚禮網站,新人可以考慮發電子喜帖以減少浪費,同時讓他們于網上RSVP,提供飲食喜好,又不用迫他們實時決定是否出席。
本文轉自:tiethekn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