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許多條件相當好的女性朋友,總是在聊起感情狀態時,說自己擁有「吸引糟糕對象的體質」。或許大部分的人會用緣分、或是對方挑對象的既定模式來詮釋這個現象,但事實上這可能是一種可以避免的目標關系:當一個女性越有紀律、能力,或是經濟獨立,就容易吸引到具有挑戰、或是危險激情特質的伴侶,來平衡他們的人格條件。特別是有以下四種人格特質的女性,可能會吸引到像這樣對象。
擁有反社會障礙的人(或是高度傾向的自戀者)大部分缺乏同情心—除了自己之外,他們不關心任何人。
于是擁有愛的包容力的女性,很容易就成為他們所依賴的目標。因為當他人遇到麻煩或痛苦時,你會付出真正關心,而通常你也是一個懂得發現別人優點的人,即使對方出現過份要求或行為,你依然能以善良為他解讀,惡性依賴的對象絕對會借此利用你的溫柔。在保護自己作為前提下,我們必須釋讀你和對方的愛究竟是否是雙向的良性關系、他的存在與陪伴是否讓你快樂。若只是一昧的包容、為對方找借口,或許就需要有面對傷害的心理準備。
可靠、情緒成熟,并且有能力為生活負責,或許過去的家庭經驗里,你已經協助照顧兄弟姐妹、或支持需要幫助的父母。當生活承擔過更多的責任,相對而言就需要冒險和樂趣,為生活帶來新的平衡。
于是自由奔放、或是不照社會常規行事的對象,往往會成為你潛意識中向往成為的模樣:他的存在允許你暫時掙脫責任重擔,并保有童心。然而擁有這樣的人格特性的人,或許也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與不穩定,他熱愛冒險和刺激,可能喜歡賭注性質的游戲、而用煙酒麻痹意識的享樂主義者也常見有類似特質。
對于工作上的目標有高度行動力、同時在團隊中有影響力的女性,一般而言比較容易讓相同環境的男性有地位上的脅迫感,然而卻相對讓惡性伴侶有了機會,可以不出任何心力依附在這樣的強大之下。
這樣的女性可能常常誤認為自己遇見了一個「懂得在她背后支持她的伴侶」,但在親密關系里面,兩個人各自的自我實現并不互相沖突,你需要建立的支持是來自兩人一起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單打獨斗、拖著雙份的生存負擔作為考量。
-
一般認知總是認為:若一個女性和惡性的伴侶交往,大多會是因為她來自功能失調的家庭,當缺乏健康關系楷模,就致使一切的關系發生。然而事實上,我們發現與父親保持健康、親密的親子關系,反而更可能??會讓你受到傷害—因為你缺乏親身經歷,并且和一個永遠在你身邊、支持你的父親一起成長,認知上或許不存在「伴侶會以你的付出多寡,來定義你是否愛他」的想法。
親密關系里面良性的雙向互動,絕對是來自于兩個人都受到尊重與照顧,但是當有一方的愛是建立在彼此付出與否的公平性,也就喪失掉互相陪伴的本質。
請相信自己值得一個比他更愿意奉獻的人—比起眼前的惡性伴侶,這世上有更多人真切重視你所有的情緒、你的個性,甚至是你的身體。在關系里面,一昧的付出并不是愛的全貌,我們也必須為自己舒適的生活關系爭取溝通,事事為對方著想的同時,也邀請他同理的疼惜這樣的你—當你懂得在關系里「健康的自私」,就能避免在認識新對象的過程中,重復遇上惡性伴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