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下面來看看一些少數發族的別樣婚禮習俗吧!
〖雞肉為媒〗
在傣家,青年男女戀愛,在傣語里稱為“約騷”。而當地的漢族又稱其為“串姑娘”。在傣歷新年那天,傣家竹樓戶戶殺雞,將雞燒好后,便由姑娘們穿上盛裝把雞肉拿到集市去賣,等待著自己稱心的小伙子來買。這時,興奮的小伙子們便會紛紛過來問價,要是姑娘說:“吃了再稱。”吃完又還加倍要錢,就是不喜歡的意思了。要是姑娘喜歡那個來買雞肉的小伙子,便會遞他一個凳子,讓他坐在自己旁邊。這個時候,小伙子就說:“我們傣家有句話:‘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輕’,來我倆一起吃,雞肉才會更香。”姑娘則回應道:“我們傣家也有句俗話:‘放開來吃才香,放開來才利索’,這里人多嘴雜,干脆我倆抬到林子里去吃。”于是,這事便成了!
〖雞眼為證〗
在苗族,族人在選擇結婚吉日時,男方父母便會跟媒人齊赴女方家商議。這時女方家將殺公雞一只,煮熟后再一起察看雞眼,這個禮儀通常在深夜舉行。如果雞的雙眼全閉或全睜,就表示吉利;要是一只閉著一只睜著就被認為不吉利??赐觌u眼后,雙方便開始協商婚期,通常訂在“午日”或“子日”,因為苗民認為這兩個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
〖同飲雞酒〗
世代居住在貴州省織金洞風景區新莊村邊遠山區的苗族人,勤勞樸素,忠厚老實。他們的戀愛方式通常是在“曬月亮”、跳花節、對歌、趕街等集體活動中認識結交的。到了提親這天,男方家就會請人帶來兩只大紅公雞到女方家來,然后這兩只雞會被當眾殺死,用兩滴雞血放在酒里混合后讓男女雙方飲下,表示百年到老;雞心、肝不切破按原樣煮熟吃下,表示永遠不變心;雞腸子也不切斷,吃了后表示連接一起,永不分離。在吃這些東西時,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說一些吉利話和比喻詞,這樁事就算定下來了,這就叫吃雞酒。
〖夾生飯〗
居住在滇南哀牢山的葉車人,其婚禮多在黃昏時舉行。當新娘被接到夫家后先要進入大房,向供桌上象征祖先歇腳處的一塊篾笆叩頭,再面向酒席長輩行埋頭禮,表示心甘情愿嫁給新郎,??菔癄€心不變。在婚禮中,要吃夾生飯,這夾生飯必須蒸至5成熟,使其外熟內生。因為葉車族人認為新娘吃夾生飯是添丁的好兆頭。
〖辣子面〗
白族人婚禮以熱烈隆重而著稱。因白族話中“辣”與“親熱”諧音。因此,當新郎進入洞房時,新郎的伴郎們即將辣子面撒入早已準備好的火盆里,一時辣味四溢,嗆得新郎和新娘一陣大咳。接著,新人在新房里吃喜飯、喝喜酒,在飯菜及酒肉中同樣調入很濃重的辣子面,辣得新郎新娘難以下咽。這時鬧喜的人們便爆發出一片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