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儀里,飯局上的座次安排是很講究的。而婚宴中的座位安排更是重要,不斷要根據中國傳統禮儀的長幼、遠近、尊卑順序,結合現在的個人身份與地位等來安排,這些細節絲毫不可馬虎。了解一些傳統禮儀是很有必要的。
婚宴中的座位的順序安排一般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1、在婚宴中,首桌一般都是安排自己的的近親,即雙方父母、非常重要的客人等。雙方的父母應有各自單獨的席位,父母的長輩、姐妹兄弟可安排在同一桌或相鄰的同區域桌,給長輩一個較尊貴的席位也方便父母給他們照顧,座位順序索性讓父母自己安排更為穩妥,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些禮儀的了解程度有限。
2、次桌比鄰首桌,通常會設置在紅地毯兩側,新娘與新郎父母桌應靠近主桌并分列,同一方來賓在同一區比較方便交流,這里可以安排與夫妻上訪同輩的直系親屬就坐。當然,原則上是以一方親人一桌為主,大家都比較熟悉,更容易有話題。
3、安排好了親人,接下來的就是領導、同事等,這些座次的安排遵循級別高低的原則,同事可以安排在同一桌、而領導們則可以安排在單獨的一桌里。這樣互相熟識又不用面對領導而產生壓力。互相熟識的盡量安排在同一桌,不熟識的則需在每桌安插一位熟落的好友及時照顧,這樣會禮貌一些,請把他們安排在整個宴會區的中段。
4、剩下的就好編排了,不是朋友就是死黨,哈哈,你結婚本來忙的要命,大家自然不會去苛求你。而這一些朋友有些可能還會幫襯你安排處理婚禮中出現的狀況,不妨把他們安排在宴會區最后幾桌,既讓他們自得其樂,也避免鬧酒影響整個婚禮的進程。
了解了婚宴的座次安排,這下心里就有譜了,不會因為忙亂而安排錯了座位。如果你把忙里出亂,那最好就是把每個桌上安排印有名字的婚禮桌簽,大家按名字就座,就更省事了。
王小丫